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:
  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,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。 1.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 2.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3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青在线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4.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文责作者自负。 5.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

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
中青在线

书山有径

《旧院》:流传的记忆

郭艳 《 中国青年报 》( 2012年12月25日   10 版)

    付秀莹凝神驻足在远逝的乡土诗意情境中,在少女视角的远观和回望中,她看到了氤氲在这种情境中欲说还休的各色人物、情感与伤痛。她笔下的《旧院》是沉厚温暖的土壤,既芜杂又纯粹。芜杂的是姥姥一生和女儿女婿们纠缠不清的恩怨,纯粹的是“我”对旧院的依恋、感怀与伤逝。孙女辈的“我”躲在少女视角中,暗暗看着旧院纷呈的旧事。旧院的门在记忆中打开,亲情的疼痛流逝在黑白色的底片中,犹如一部老电影。在“我”生命中留下印记的是旧院的亲情、疼爱、枣树、露天电影、压车,以及那香醇甘甜的酸枣。

    文本通过少女视角透视了旧院女性的命运,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恨情仇,只有波澜不惊的日常生存中的龃龉、挣扎与无助。但是在旧院的大家庭里,恩与怨竟然是如此地水乳交融,情与理也映射着伦理道德的影子,说不清道不明。在作者善解人意的叙述中,乡土女性的一生既漫长又单调,姥姥一辈子迷失在对男性子嗣的期盼中,面对姨妈们平凡庸常的世俗人生,有着几分无奈中的满足和黯然神伤。

    《旧院》用诗意的回望重建了已经远逝和坍塌的乡村伦理世界,在旧院的家庭伦理秩序中,围绕着传宗接代的主题,姥姥展开了她一生的经营。抛开了旧院大门之外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,关起门来,就是亘古不变的中国家庭伦理的道场。姥爷懦弱无能且性格闲散,能干而坚强的姥姥成为旧院的掌控者,也成为家庭伦理最高的权威与决定者。姥姥一生操劳,养育了六个女儿,面对“我”父母依然无法生儿子的事实,竟然铁石心肠地将他们扫地出门。因为没有子嗣的心结,尽管女儿、女婿温和孝顺,她依然无法释怀,无法面对传统家庭伦理所应对的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的焦虑。姥姥是曾经匍匐在古旧中国大地上的无数女性中的一个,几次文化历史激浊扬清的启蒙,也无法厘清这种家庭伦理的是非曲折。姥姥用她坚韧的母性构建了温暖坚固的旧院,且让旧院在风雨飘摇的中国乡土社会生根发芽,枝繁叶茂。

    中国传统大家庭在某种意义上是悲剧性的,家族繁衍兴盛带来的是分门立户,各自过生活,更何况大家族日渐衰落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路上,何曾有过善终的可能?从旧院嫁出的是一个个好女儿,在中国女子出嫁被称为“归”,因为夫家才是女子最终的归宿。在《旧院》中,叙述者“我”强烈地暗示女子如归之后的归宿其实是不知道的。实际上,所有的叙述都在讲述旧院一个个女子的心性与情思,这种女心的倾诉充溢着文本,带着对于前辈女子美好青春深深的怅惋,留恋着旧院。女子出嫁之后,依然会回到旧院,在自己曾经撒娇任性的青春之地,诉说着琐碎的快乐和零星的烦恼。旧院是所谓的娘家,当她们委屈的时候,旧院是女儿们的倾诉地。

    传统伦理支撑下的大家庭给人带来归属感,因为她蕴含着乡土经验中最值得留恋的祖孙之情、婚嫁风俗、故乡人物甚至积淀在潜意识层面的对于自己根性的某种归属感。《旧院》的独特之处在于付秀莹营造了一个乡土经验流动的旧院,用她青枝碧叶的语言重构了属于伦理亲情的诗意氛围。然而在回望的视角中,她从“爱情到处流传”的忆旧情绪中出走了,离开了对于乡土经验一味温情柔软的叙述。她的笔从伦理亲情的层面切入人性的层面,开拓了属于她自己的写作领地和情境。这样,《旧院》成为付秀莹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。在诗意的伦理亲情中,她用客观公正的女性视角,对于传统乡土和伦理进行着属于她的浅斟低吟。

    旧院正如一个象征的符号,呈现着乡土伦理对于我们精神的滋养、慰藉和救赎,同时又因为深陷其中,旧院又成为我们精神的愧疚、重负与伤痛。这可能就是传统伦理对于当下的意义以及她在当下缺失的原因。尤其在当下,单一的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,带来了一系列家庭的、情感的、社会的甚至伦理意义上的现实问题,因此《旧院》的写作具有了别样的意义。少女视角中,旧院时空呈现出梦幻般的蜜色。传统乡土经验流动的“旧院”是个富有意味的隐喻,她让我们回眸来时路上曾经有过的家族的风景、人物和记忆,并在这种呈现中,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伦理道德重新的定位与思考。

分享到:
中国出版业距春天还有多远
2012阅读:寻找石破天惊之作
高晓松:替大众读书
《旧院》:流传的记忆
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
在冬天读《多雪的春天》
《邓超明创业笔记》找寻心灵力量
《朱镕基讲话实录》推出繁体版
徐小斌特立独行30年
《汉语大词典》(第二版)编纂工作启动